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抗战诗歌宛如一把把利刃,划破黑暗,成为鼓舞士气、凝聚民心的精神旗帜。这些诗歌,承载着不屈的抗争意志、深厚的军民情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我们重温这些不朽诗篇,从中汲取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迈向未来。
从抗战诗歌中传承坚定信仰,筑牢精神之基。在民族危亡时刻,抗战诗歌成为传递坚定信仰的火炬。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以排山倒海之势,激发起全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决心,让人们坚信中华民族不会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自由与独立必将到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短短数语,饱含着对祖国炽热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这份爱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坚守阵地、浴血奋战的强大动力。这些诗歌让我们看到,信仰是黑暗中的曙光,是困境中的希望,是支撑一个民族挺过艰难困苦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我们同样会面临各种挑战与困难,只有传承抗战诗歌中蕴含的坚定信仰,我们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从抗战诗歌中体悟军民深情,凝聚团结之力。抗战诗歌生动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画面。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中,有对黄河儿女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激昂号召,也有对军民并肩作战的生动描绘,体现出人民群众对抗日军队的全力支持和军队为了人民奋勇杀敌的坚定决心。“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这种深厚的情谊在抗战诗歌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这种团结一心的力量,使军民携手,筑起了抵御外敌的坚固防线。如今,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我们要从抗战诗歌中汲取军民团结的精神养分,促进各民族、各阶层紧密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展开剩余36%从抗战诗歌中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抗战诗歌充满了勇往直前、拼搏奋进的力量。“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创作的《露营之歌》,描绘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乐观战斗、渴望胜利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无数人在抗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中“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体现出抗日军民在艰苦条件下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凭借着这种精神,我们的先辈们在缺衣少食、武器匮乏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地与侵略者战斗,最终赢得了胜利。在新时代,我们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抗战诗歌中汲取奋进力量,以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斗,为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
抗战诗歌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从抗战诗歌中传承信仰、体悟深情、汲取力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苍溪县卫生健康局 汪会玲)
发布于:四川省旺源配资-网上在线配资炒股公司-加杠杆怎么炒股-温州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